2009/06/06

Here comes the summer

東北角一日遊



天氣晴好,海水正藍,繼昨日宜蘭之旅後,
今天一家人又來到東北角一遊,欣賞海景,追逐夏日陽光。

海天一際的美色,令人心曠神怡!










由於我和媽媽一直很想再次品嚐九份小町的冷麵,
所以爸爸先帶我們到「南雅奇岩」看看這令人驚嘆的鬼斧神工。

台灣東北角與北海岸因為太平洋、中國東海與台灣海峽等三大海洋環繞,
加上某些區域雨量豐富且與東北季風垂直交錯,
在海水侵蝕拍打與風化作用下,造就了許多美麗地質。

交錯層的紋路是東北角海岸最大的特色,也是南雅奇岩的獨特景觀。



南雅奇岩中最具代表性的地標為「霜淇淋岩」,其線條柔美的風化紋路及外型,
是經由大自然洗禮而生成。
因為岩石結構軟硬不一,加上含有鐵礦又被東北季風跟雨水千百年來切割,
因此形成一圈一圈宛如霜淇淋般的花紋與線條。



看到這些海景再燥熱的心情也不知不覺跟著涼爽起來。







不論經過多少次的風雨襲擊,這塊巨石依舊迄立不搖,佇立於公路旁。



隨後,全家又到「鼻頭角燈塔步道」,看看全台灣最幸福的小學- 鼻頭國小。



「燈塔步道」為主步道,走於山腰,
起自鼻頭國小,終點至鼻頭岬角最突出的鼻頭角燈塔。
因步道圍牆設計與中國萬里長城相似,因此又取名「長程步道」,
有「一里長城」之稱。



礙於時間因素及近正午溫度炎熱,並未走完步道全程,
再走到能眺望鼻頭國小風景處,我們就折返了。

鼻頭國小全校師生不到百人,是一座迷你小學。
校園幾乎完全與自然地景結合,在這種倚山傍海的環境下唸書,真的是一大享受!




用完午餐後,爸媽帶著我和弟弟至舊草嶺隧道散散步。

舊草嶺隧道為日據時代(1924年)所建,為當時最長的鐵路隧道。
此隧道開通後連接台北宜蘭鐵路,直到1980年,宜蘭線雙線拓寬,
才因太狹小而廢棄,在舊道旁另開一新草嶺隧道。
最近因應鐵馬風潮,於2008年8月才開放為腳踏車道,
成為全台最長的自行車隧道(共2164公尺)。

台灣民謠「丟丟銅仔」所提到的火車山洞,指的就是舊草嶺隧道。



此隧道是本著「鐵道博物館」概念設計,完全歷史空間再造,
隧道內車道地坪採用仿軌形式,沿著軌道騎車,有如輾過鐵道的真實感。

為增加密閉空間的趣味性,東北角風管處特別運用一些巧思,
在隧道裡播放火車的汽笛音效,加上舊草嶺隧道就在新草嶺隧道旁,
每當火車經過時,還可聽到轟隆轟隆的聲響,讓人真假難辯。



一直以為只有中橫公路才有明隧道的設計,沒想到在開車前往南雅奇岩時也能看到,
回程時爸爸也特地依原路行駛,讓我捕捉太陽西下光影交錯的美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