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9

Lost in a Good Book

時代淘汰不了的一本好書



這是某本書的書名 而我所指涉的卻不是這本書 只是一個形容語句

當很多事情幾乎結束 相對地以往被填鴨的時間逐漸空白
新書的出版遠不及我看好書的渴望 於是又從頭將過去的書籍拾起
細 讀

其實自己是很少翻閱舊書的 或總是以瀏覽的速度再看過一次
(《Harry Potter》例外,J‧K Rowling太會鋪梗了)
就因為自己的急性子老是未將書看透 而失去了閱讀的意義

不知道從何處看到這段定義:
第一次閱讀只是了解書的大綱脈絡
第二次閱讀是細讀書裡的故事 品嘗書中的況味
第三次閱讀則要咀嚼並反思作者的想法 提出問題 進而產生自己的看法
達到「盡信書不如無書」的境界

不過 在知道這樣的觀念後 所改變的只是 
在第一次閱讀的時刻 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釐清前面的情節後 才往下繼續閱讀
至此之後 書本再也無人拾起 開始泛黃 逐漸散發著陳年書香

然而 好書就如同一瓶陳年好酒 越陳越香
多年前的書籍 數年後閱讀仍有所感 不被時代洪流吞噬
當然 所指的並不是那些Franz Kafka、Marcel Proust、William Shakespeare的經典名著
而是一些當代作家的書籍 如劉墉、朱少麟、張曼娟、光禹等人

今天重新看了十年前自己生平第一次用零用錢購買的─
《攀上心中的巔峰》(劉墉著)

有人說劉墉總是老調重彈 曾經我也抱持著這樣的想法而不再看他的著作
但是再一次翻閱他的作品時 才發現當年那樣的想法是多麼可笑
因為他的著作 多年後閱讀仍然受益無窮 甚至比過去更能引起共鳴 
即使只是一個平凡的語句都極富哲理 令人感動到鼻酸

這也不禁讓我想起高中導師黃孟儷對全班分享她對《紅樓夢》的看法 
「不論何時、何地、任何年紀,閱讀時皆有一番風味」
我雖未有能對《紅樓夢》產生「滿指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體會 
但至少我認為上述當代作家的書籍皆與《紅樓夢》一樣 具有一種「超越時代的永恆性」

在《攀上心中的巔峰》這本書裡 劉墉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向大眾表白他的體悟
目的是告訴每位年輕朋友 都能把握年輕的衝勁 
認定方向 無怨無悔 終於
「攀上心中的巔峰」

即使許多讀者像我一樣不再如10年前那般年輕
但相信多年後再次翻閱此書 仍有
「不論何時、何地、任何年紀,閱讀時皆有一番風味」之體悟
並永遠記得劉墉在我們心中所留下的銘刻:
「你可以一輩子都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
它使你總往高處爬,它使你總有個奮鬥的方向
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頭,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 留言者: silent927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4-29 23:41:39
是阿,我也覺得年買的新書
大多看完一次後,就擱置在書櫃裡發酵了..
現再會再拿來看的,是劉墉和杏林子的作品




  • 留言者: bigcat0099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4-30 10:01:16
杏林子...我開始懷念起國小的國語課本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